健康博客|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_食用方法和禁忌……
123456789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关于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和禁忌有哪些吧。
本文目录
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 现代药理学作用 文献记载功效 中药海螵蛸的食用方法 中药海螵蛸的禁忌
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海螵蛸是中医中对于乌贼内壳的称呼。海螵蛸味咸,涩,性温,主要功效是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祛湿敛疮的功效,海螵蛸主要的作用是制酸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溃疡等病,海螵蛸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便秘,所以需要配合润肠药同时服用。有胃病必须要适当调整饮食,食物要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如果胃酸过多,可以吃一些面食进行调理。
功效主治
用于遗精,带下。海螵蛸温涩收敛,有固精止带之功。治肾虚遗精者,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等同用,以补肾固精;治妇女赤白带下,可与白芷、血余炭同用。
用于崩漏下血,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本品能收敛止血。治崩漏下血者,常与茜草、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冲汤;治吐血、便血者,常与白芨同用,以增强收敛止血之功;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用于胃痛吐酸。本品有良好制酸止痛作用。常与延胡索、白芨、贝母瓦楞子等同用。
用于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本品外用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配黄柏、青黛、煅石膏研末外敷;治溃疡多脓,久不愈合者,可单用研末外敷,或配煅石膏、枯矾、冰片等,共研细末,撒敷患处。
现代药理学作用
本品主含碳酸钙80%~85%,尚含壳角质、粘液质及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海螵蛸所含碳酸钙、磷酸钙能中和盐酸,故能制止胃酸过多。
文献记载功效
除湿,制酸,止血,敛疮。
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①《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②《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③《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④《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⑤《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⑥《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⑦《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⑧《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
中药海螵蛸的食用方法
1、炒海螵蛸:取净海螵蛸细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2、醋酸螵蛸:取净海螵蛸加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显微黄色,取出,放凉。每海螵蛸100kg,用醋10kg。
3、海螵蛸: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漂洗至无明显咸味,干燥,去硬壳。砸成小块。
中药海螵蛸的禁忌
海螵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深受人们的欢迎, 那么, 海螵蛸有副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海螵蛸也不例外。但海螵蛸的副作用是很轻微的。
海螵蛸中含有一种多肽类物质, 这种物质能够引起肠运动的失调,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有些人食用海螵蛸的时候会出现中毒可症状。但由于这一物质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 所以在食用海螵蛸之前, 您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
另外, 海螵蛸不能够与白敛、白及、附子一起食用或者入药, 否则易引起药物相克, 引发不良反应。
同时, 体虚者不宜多服海螵蛸。患有外感急性病, 如感冒的人也最好慎用。
除此之外, 久服海螵蛸容易导致便秘, 如果您需要长期服用海螵蛸, 不妨适当搭配润肠药同用, 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