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户外工作4招预防热伤害和中暑问题……
123456789
易处于高温湿热环境,营建业、渔业、农业、运动员等户外工作者经常得在艳阳下工作、活动,所处高温环境中湿度增加,会影响身体流汗功能,排汗散热的效果也会降低,如果没有适时作好防护措施,可能进而引发中暑、热衰竭。
依照以下预防热伤害4招,视天候状况采取预防措施:
本文目录
一、适时补充水分 二、注意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与身边伙伴状况 三、做好个人防晒措施 四、注意个人健康状态
一、适时补充水分 在炎热的环境中,不论活动程度为何,都应随时喝水,不可等到口渴才补充。 注意尿量及颜色。若尿量减少、颜色变深,表示体内水分不足。 避免饮用酒类饮品。 二、注意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与身边伙伴状况 随时关注气象及气温湿度的变化。 注意作业时间,户外工作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时段。 作业环境提供遮阳、采用隔热与通风设备,并营造凉爽的休息场所。 避免密闭环境,并保持空气流通。 在酷热的时段采取轮班制度,尽可能增加休息时间与频率,并随时注意身边伙伴状况。 三、做好个人防晒措施 作业服尽量以穿着宽松、透气而颜色较淡的衣服。 作好防晒措施,戴遮阳又通风的帽子及太阳眼镜。 尽量避免在炎热的阳光下或高温锅炉旁长时间暴露。 四、注意个人健康状态 有慢性疾病者,应注意是否适合高温或高湿的工作环境。 从事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之作业者,应进行职前与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 强化自我健康意识,了解热伤害的症状。 熟悉热伤害通报及紧急处理方式。 注意使用可能会诱发中暑之药物,包括增加产热(如甲状腺素)、或增加水分流失(如利尿剂)等之药品。
当发现身体疑似出现热伤害征兆时,如体温升高、皮肤干热变红、心跳加速,严重者会出现无法流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神智混乱、抽筋、昏迷等症状,务必迅速离开高温的环境、设法降低体温(如松脱衣物、用水擦拭身体或扇风等)、饮用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若体温持续上升、呕吐、或意识持续不清,请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