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蜜蜂蜇伤:症状_危害_诊断与治疗……
123456789
户外活动最常见的恼人事件就是蜜蜂螫伤,大部分的状况下,蜂螫只会令人感觉不适,用一般方式来缓解疼痛即可,但如果你对蜂螫过敏或重复被蜂螫多次,有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而需要急诊治疗。
本文目录
蜜蜂螫伤有多常见 蜜蜂螫伤的症状 轻度过敏反应 中度过敏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 重复性蜜蜂螫伤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蜜蜂螫伤的原因 蜜蜂螫伤的风险因素 蜜蜂螫伤的诊断与治疗 蜜蜂螫伤如何诊断 蜜蜂螫伤如何治疗 不同程度的蜜蜂螫伤 蜜蜂螫伤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蜜蜂螫伤有多常见
蜜蜂体表多细毛,身体较圆,胸腹间无明显区隔,且膜翅较宽,蜜蜂的螫针尖端有倒钩,螫人之后螫针与毒囊都会脱落而留在人的皮肤中。至于胡蜂则体表光滑、胸腹部间较纤细,胡蜂螫人后螫针不会脱落,胡蜂本身也不会因为螫人而死亡,可以反覆螫人注射毒液。其中,黄腰胡蜂最常出现于都市,筑巢于低树枝或屋檐下,是最常被消防队摘除蜂窝之蜂种;黑腹胡蜂则是最凶恶的胡蜂。
蜜蜂螫伤的症状
蜜蜂螫伤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从暂时性的疼痛不适到严重过敏反应皆有可能,蜂螫的单一症状并不代表每次你遭到蜂螫时会出现的反应都相同,或下一次的蜂螫出现的症状会更严重。
轻度过敏反应
大部分蜂螫出现的症状都很轻微,包含:
蜂螫处突然剧烈的灼痛感 蜂螫伤口出现红色丘疹 螫伤处轻微肿胀
大部分的人被蜂螫数小时后,肿痛症状会自行消失。
中度过敏反应
有些人遭蜂螫或其他昆虫螫伤后出现的反应较剧烈,症状例如:
患处严重发红 螫伤处 1~2 天后肿胀程度扩大
中度过敏反应会在 5~10 天后痊愈,出现中度过敏反应并不表示你在下次被蜂螫时会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但有些人每次蜂螫出现的反应很类似,请谘询你的医师关于蜂螫的治疗方式或预防措施,特别是当过敏反应每次都更严重时。
严重过敏反应
蜂螫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可能有危急性命的风险,需要急救治疗,少数人遭到蜜蜂或其他昆虫叮咬会迅速发展成过敏性休克,症状包含:
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肤痒、潮红或脱皮。 呼吸困难 咽喉和舌头肿胀 脉搏加速或微弱 恶心、呕吐或腹泻 昏倒或头晕目眩 丧失意识
在蜂螫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有 30~60% 的人会在下次遭到蜂螫时出现过敏性休克,请与医师或过敏专科医师讨论预防措施,例如减敏疗法,以避免下次遭到蜂螫时出现类似的反应。
重复性蜜蜂螫伤
一般来说,蜜蜂、黄蜂等昆虫并不具攻击性,只有在自我防卫时才会螫人,大部分的状况下只会出现一或几处螫伤,但当人干扰到蜂巢或蜂群时,就可能遭到多处螫伤,部分种类的蜜蜂,例如非洲蜜蜂(Africanized honeybees),比其他种类的蜜蜂易出现成群攻击。
若你遭蜂螫超过十处,那累积的毒液就可能引发毒性反应,而使你感到相当不适,蜂螫毒性反应的征兆和症状如下:
恶心、呕吐或腹泻 头痛 眩晕 抽搐 发烧 昏倒
儿童、长者或有心脏、呼吸问题的患者遭到重复性蜜蜂螫伤时,需要急诊治疗。
以上仅列出部分症状,如有疑虑,请谘询医师做更精确的诊断。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一般状况下,遭到蜂螫并不需要就医,少数严重个案才需要急诊。即使只是一两处螫伤,但如果你出现蜂螫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休克时,请叫救护车。
在你遭遇蜂群攻击且有多处蜂螫,请寻求立即的医疗协助,若出现以下症状时,请速就医:
蜂螫症状数天后仍未痊愈 被蜂螫后出现其他过敏反应
蜜蜂螫伤的原因
蜜蜂螫人时会将蜂针刺入皮肤,蜂毒含有的蛋白质会影响皮肤细胞及免疫系统,造成螫伤处疼痛、肿胀。对蜂螫过敏的人来说,蜂毒是引发严重免疫系统反应的过敏原。
蜜蜂螫伤的风险因素
由于成人发生的过敏反应往往比儿童严重,且更容易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更要特别注意避免蜂螫。蜜蜂螫伤的风险因素很多,例如:
住在蜜蜂活跃的区域或蜂巢附近。 工作或娱乐活动(爬山)让你经常处于户外。 过去的遭蜂螫曾出现过敏反应。 蜜蜂螫伤的诊断与治疗
蜜蜂螫伤如何诊断
若你出现疑似蜂毒过敏反应,医师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测:
过敏皮肤检测(Skin test):皮肤检测时,少量的过敏原萃取物(亦即蜂毒) 会注射到你手臂或上背部的皮肤,这个检测很安全并不会造成严重反应,若你确实对蜂毒过敏,注射处会肿起来。
过敏血液检测(Allergy blood test):透过检测你血液中对蜂毒的抗体数量来判断你是否对蜂毒过敏,抽血样本会被送到医学实验室化验,以找出可能的过敏原。
判断昆虫螫伤的过敏症状时,过敏皮肤检测及血检可能同步进行,你的医师也可能同步确认类似种类蜂螫(例如过敏:大黄蜂、胡蜂、黄蜂)的过敏反应。
蜜蜂螫伤如何治疗
如果你只是单纯被螫了一下、并无出现过敏反应,那可能只需要清洗伤口跟涂上抗生素软膏,以便清除蜂螫的残留物。
以下是蜂螫患者的紧急处置步骤:
立即移除螫人的蜜蜂,有些专家建议可以使用信用卡来刮除螫人蜂。 冰敷患处可以获得舒缓,每小时冰敷20分钟,用毛巾或衣物包住冰袋,避免冰袋与皮肤直接接触以预防冻伤。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螫伤处,涂抹舒尔体爽乳膏(Hydrocortisone cream)可帮助退红、痒肿。
如果你已经超过十年未接种破伤风(Tetanus)疫苗,请在蜂螫后数天内注射疫苗。大部分的蚊虫螫伤不需要额外的医疗照护,但如果你知道你对蜂毒过敏,特别过去已有蜂螫的严重反应,请寻求立即的医疗协助,并尽速服用医师开立之抗组织胺药物(Antihistamine):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氯雷他定(Loratadine),一种非镇静型抗组织胺药(Nonsedating),可帮助缓解患处痒及肿胀。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
布洛芬(Ibuprofen)等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若医师有开给你艾笔肾上腺素注射笔(如 Epinephrine, Adrenaclick, Auvi-Q, EpiPen, Symjepi)来预防过敏反应,请随身携带并在遭蜂螫时直接使用。
不同程度的蜜蜂螫伤
轻微的过敏反应,例如出现疹子、发痒,只要使用抗组织胺来治疗即可,医师也可能会开立类固醇(Steroids)。 某些状况下,医师可能会为施打肾上腺素(Epinephrine / Adrenaline),一般来说,蜂螫的治疗在事故现场或送往急诊的救护车上就已执行,如果恢复的情况良好,通常在急诊室观察一阵子就能回家。
若出现中度过敏反应,例如全身长疹子合并轻微呼吸困难,医师可能为你注射抗组织胺、类固醇和肾上腺素。可能需要在急诊室观察更久的时间,或被安排住院。
若出现低血压、呼吸道肿胀影响呼吸,或其他呼吸问题,产生的严重过敏反应就可能危及性命,也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上述的处置可能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就进行,并在急诊室被密切观察并安排住院,甚至是加护病房。
有 10~20 处以上的多处螫伤,但无明显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被留在急诊室观察或住院,同时医师也可能安排多项血液检查。
如果你被螫伤的部位在口腔或咽喉,则需要在急诊室进一步观察,或更多的处置以避免并发症产生。当螫伤的部位在眼球时,你也会需要眼科医师会诊评估。
蜜蜂螫伤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以下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照护可以协助你克服蜜蜂螫伤:
开车时拉起玻璃窗。 在户外行走时穿着包鞋。 食物容器和垃圾桶请加盖密封。 不要穿着颜色鲜艳、花俏的衣服,以免吸引蜜蜂。 如果居家附近有蜂窝,请寻求专业人士协助处理。 勿穿着宽松的衣服,以免蜜蜂误入衣物跟你皮肤间的空隙。 除草或采收蔬果时多留意,这些活动都可能惊扰到蜂巢里的昆虫。 清除垃圾、掉落的水果以及狗或其他动物的粪便(苍蝇可能吸引来黄蜂)。 在户外喝含糖饮料时请留意周遭,使用宽口无盖的杯子最好,这样如果有蜜蜂掉进去,你就会看到。喝易开罐和使用吸管时也请先看一下。
遇到蜜蜂时该怎么办:
如果有少数蜜蜂在你身边飞舞,保持冷静然后漫步离开该区域,因为扑打可能导致蜂螫攻击。 若有蜜蜂、黄蜂螫伤你,或有其他昆虫开始在周遭飞舞,覆盖你的嘴部、鼻子并尽速离开现场,因为当蜜蜂螫人时会释出引来其他蜜蜂的化学物质,如果可以,请进入建筑物或车内。
若还有其他疑虑,请咨询医生以了解更详细的资讯。
转载来源:helloyishi 医学审稿: 赖建翰医师 文: W.R. Su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