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黄柏的功效与作用_黄柏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123456789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苦寒,容易损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用。本文介绍了黄柏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黄柏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本文目录

什么是黄柏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1. 治湿热证 2. 治阴虚火旺证 3. 治疮痈肿毒 4. 抗菌 5. 降压 6.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7. 利胆 8. 镇咳作用 9. 泻火除蒸 10. 解毒疗疮 11. 抗滴虫作用 12. 抗肝炎作用 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4. 抗溃疡作用 15. 其他作用 黄柏主治和现代药理作用 黄柏的食用方法 黄柏的副作用禁忌

什么是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檗(关黄柏) (Phelloendron amurense Rupr.) 黄皮树(川黄柏) (Phellodron chinense Schneld.) 除去栓皮的树皮。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清明前后,剥取树皮,刮去粗皮,晒干压平,润透切片或切丝,生用或盐水炙、酒炙、炒炭用。

【英文名】 CORTEX PHELLODENDRI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 3 ~12g ;外用适量。

【功能与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制法】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包括:

1. 治湿热证

本品苦寒,「清热之中,而兼燥湿之效」(《神农本草经读》),可用于多种湿热病证。因其性沉降,故尤善治下焦湿热诸证。若治湿热泻痢 ,可与黄连、秦皮等同用。治湿热郁蒸之黄疸尿赤 ,可与栀子、甘草同用,如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治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混浊,尿有余沥者,可与萆薢、茯苓、车前子等同用,如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治下焦湿热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 ,每与苍术为伍,如二妙散(《丹溪心法》)。

2. 治阴虚火旺证

本品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火。其清热泻火,功似黄连、黄芩。用于多种火热病证,每常相须为伍,协同增效。因其主入肾经,以泻肾火,退虚热擅长,「专治阴虚生内热诸证」(《本草经疏》)。适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常与知母、地黄、山药等同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3. 治疮痈肿毒

本品泻火解毒之功与黄连相似而力稍逊。治热毒疮疡,红肿热痛者 ,可与大黄同用为散,醋调外搽;或与大黄、白芷、天花粉等同用,如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

4. 抗菌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本品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本品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5. 降压

本品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6.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本品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7. 利胆

本品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

8. 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9. 泻火除蒸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黄檗易去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还可治愈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症状,黄檗主入肾经可以退骨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等症,如黄柏与知母、地黄、山药等配伍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10. 解毒疗疮

黄柏内外用均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11. 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12. 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14. 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15. 其他作用

黄柏碱对中枢神经有抑制功效;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本品尚有杀伤精子、杀灭孑孓等作用。

黄柏主治和现代药理作用

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本品苦寒沉降,清热燥湿,长于清泻下焦湿热。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浊秽臭,常与山药、芡实、车前子等同用,如易黄汤;用治膀胱湿热,小便灼热、淋漓涩痛,常配车前子、滑石、木通等热利尿通淋之品;治湿热下注,脚气萎辟,足膝肿痛,多与苍术、牛膝同用,如三妙丸;用于湿热泻痢,可配白头翁、黄连、秦皮等药,如白头翁汤;用治湿热黄疸尿赤,常与栀子同用,如栀子柏皮汤。

用于疮疡肿痛,湿疹湿疮。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治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多与黄连、栀子同用,外用以本品研细末,用猪胆汁或鸡蛋清调涂患处;治湿疹湿疮,阴痒阴肿,可与荆芥、苦参、蛇床子等同用,内服外洗均可,也可配青黛、滑石、甘草研细末撒敷。

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并配熟地、山萸肉、龟板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

本品含小檗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此外,还有黄柏酮、黄柏内脂等。黄柏抗菌谱和抗菌效力与黄连相似,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对钩端螺旋体、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渗血的吸收;另外,还有利胆、利尿、降压、解热等作用,但其作用不如黄连。黄柏还有降血糖及促进小鼠抗体生成作用。

黄柏的食用方法

黄柏的食用方法包括: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

黄柏的副作用禁忌

黄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如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