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砂仁的功效与作用_砂仁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123456789
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或海南砂(A. longiligulare TLWu) 或缩砂(A. xanthioides Wall.) 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主产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海南砂主产于广东海南岛及湛江地区。缩砂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以阳春砂质量为优。均于夏秋季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打碎生用。
本文提供了砂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砂仁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本文目录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功效 功效主治 现代药理学作用 其它功效 砂仁的食用方法 1.苍术薏米砂仁煲冬瓜 2.砂仁石斛炖猪肚 3.冰糖砂仁 砂仁中药配方 砂仁的副作用禁忌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包括:
中医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功效主治
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均佳,故湿阻或气滞所致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寒湿气滞者多宜。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若脾虚气滞,多配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如香砂六君子汤。
用于脾胃虚寒吐泻。其能化湿行气而调中止呕,温脾止泻,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用于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以其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若妊娠呕逆不能食,单用本品炒熟研末服,如《证治准绳》缩砂散。若胎动不安者,可配人参、黄耆、白术等,如泰山磐石散。
现代药理学作用
阳春砂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柠檬烯、橙花叔醇等,并含皂甙。缩砂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樟脑、一种萜烯等。砂仁挥发油有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积气,故能行气消胀。
其它功效
1.治湿阻气滞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等
本品辛温气香,主入脾胃二经,既能芳化中焦之湿浊,又能温行脾胃之滞气,为醒脾调胃要药。对于「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本草汇言》)凡湿阻中焦,或脾胃气滞之证皆宜,尤宜于寒湿气滞之证。若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 ,常与厚朴、白豆蔻等同用。治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者 ,可与木香、枳实、白术等同用,如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
2.治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
本品性温,长于温暖中焦而止呕止泻。「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药品化义》)。用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与附子、干姜等配伍。若食伤胃寒,呕吐而泻者 ,宜与陈皮、丁香、木香等同用,如砂仁益黄散(《医方考》)。
3.治妊娠气滞,呕逆、胎动不安
本品能行气和中,「安气滞之胎」(《本草正》)。适用于妊娠气滞,呕逆不能食或胎动不安。可单用为散服,或与苏梗、白术等同用。若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 ,可与人参、白术、熟地黄等配伍,如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
此外,本品常与补益药同用,「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本草新编》),可使之补而不滞。
砂仁的食用方法
砂仁的食用方法包括:
1.苍术薏米砂仁煲冬瓜
用料:苍术20克,薏米50克,砂仁10克,冬瓜500克,荷叶1张,猪骨500克。
做法:上述药材先用清水洗净备用,冬瓜切成小块,放入清水20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药材,同煮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老少咸宜,对于湿困脾胃导致的泄泻、腹胀、肢体困重乏力具有比较好的缓解功效。
2.砂仁石斛炖猪肚
用料:砂仁10克,石斛15克,猪肚1个。
做法:猪肚用苏打粉、食盐搓洗后清水冲洗,放入砂仁、石斛,缝好猪肚上下开口后隔水蒸炖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健脾,行气导滞。最适合气阴两虚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食用。
3.冰糖砂仁
用料:砂仁10克,冰糖50克。
做法:砂仁、冰糖分别用锤杵烂,砂仁在底,冰糖铺面,隔水蒸20分钟即可。细嚼砂仁,每天2次,每次10克。
功效:健脾消疳。适合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佳者;脾虚痰多则不太合适。
砂仁中药配方
砂仁配厚朴:砂仁偏于行气开胃;厚朴偏于行气消胀除满。两药合用,具有行气宽中、消胀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或湿郁的腹痛胀满。
砂仁配桑寄生:砂仁善理气醒牌安胎;桑寄生善补益肝肾安胎。两药伍用,安胎力强,适用于胎动不安的腰坠痛,腹胀满者。
砂仁配枳壳:砂仁行气化湿,和胃止呕,健脾止泻;枳壳行气开郁,消胀除痞,降气消痰。两药伍用,共奏行气和中之功,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痞闷不适,呕吐泄泻等症。
砂仁配熟地黄:砂仁辛温可行气导滞;熟地黄功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但过于滋腻。二药合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用于阴血不足之证。
砂仁配木香:砂仁可行气导滞;木香行气止痛两药配伍,加强行气止痛之功,用治气滞脘腹胀痛,消化不良。
砂仁的副作用禁忌
砂仁的副作用禁忌包括:
1、砂仁不能吃太多。
2、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咽喉肿痛的人群也不能吃。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