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嘴唇干裂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123456789

唇裂指的是嘴唇上的伤口或疼痛。嘴唇皮肤脆弱,在寒冷干燥的天气里,嘴唇外皮容易开裂,很容易导致唇裂。

裂开的嘴唇会让人烦恼和疼痛,可能会流血或刺痛。大多数情况下,唇裂是由于唇炎,这是嘴唇的炎症。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温和的家庭疗法可能会加速愈合,但医生有时可能需要开出更强的药物来预防或治疗感染。

了解更多关于裂唇的原因和症状,我们还介绍了预防和治疗。

鼻贴能消除粉刺吗_鼻贴可能导致皮肤炎 维生素A有助于降低皮肤癌风险吗? 皮肤保湿/润肤霜等可能会降低你的疾病风险 芦荟对皮肤和头发的9个好处+实用芦荟美容配方

本文目录

嘴唇干裂的原因 咬或者舔嘴唇 天气原因 受伤 晒伤 脱水 维生素缺乏 嘴唇干裂在家里治疗的办法 盐水 小苏打 冰敷法 预防 感染 什么时候看医生 总结

嘴唇干裂的原因

唇裂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咬或者舔嘴唇

嘴唇的皮肤是敏感的,经常接触容易刺激。经常舔、咬、啄嘴唇的人可能会导致皮肤开裂。

嘴唇干裂会使人想要通过再次触摸或舔嘴唇来缓和嘴唇。这种行为会导致嘴唇干裂。

打破这个习惯,使用润唇膏来舒缓嘴唇,可以让嘴唇愈合。

另外,唾液含有消化酶,这有可能会对嘴唇的皮肤造成伤害。

天气原因

嘴唇干裂也是其他刺激来源的结果,如寒冷或干燥的空气或过多的风。

天气的变化也会导致嘴角的小伤口。嘴唇的这部分裂开会引起灼烧感,甚至会使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微笑或咀嚼,也会疼痛,因为它们会拉伸疼痛区域。

受伤

受伤是嘴唇裂开的另一个常见原因。这可能更容易发生在那些从事接触性运动的人身上,比如足球或曲棍球,尽管任何人都可能受伤。

其他可能导致唇裂的伤害包括:

嘴巴被打了一下 咬嘴唇 过敏反应

嘴唇上的皮肤可能会对某些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产生反应,尤其是那些接触嘴唇或嘴巴的产品,比如:

牙膏 牙线 润唇膏 口红 化妆 保湿霜 牙套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过敏原导致22-34%的唇炎病例。

任何注意到使用新唇部产品后出现炎症、干燥或发红等症状的人都应该停止使用。

如果症状持续,患者可以向皮肤科医生咨询,后者可能会对某些皮肤过敏进行测试,帮助患者避免使用可能引发症状的产品。

晒伤

阳光也会损伤嘴唇上的敏感皮肤,导致嘴唇裂开,尽管这种情况通常只在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才会发生。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不保护嘴唇可能会导致炎症,从而导致疼痛、干燥或开裂。

脱水

身体用水来保持皮肤的水分。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他们可能会开始注意到皮肤的变化,如干燥或开裂。

轻微的脱水症状,如嘴唇干裂,可能会出现,如果一个人每天经常不喝足够的液体。

脱水也可能发生在引起高烧、腹泻或呕吐的疾病之后。这些症状会使身体消耗或流失大量水分,导致脱水。

维生素缺乏

虽然它不像其他原因那样常见,但维生素或矿物质的缺乏可能是嘴唇裂开的原因。

2013年的研究指出,缺乏某些B族维生素或铁可能会导致口腔症状,如裂唇和炎症。

压力导致皮肤变差的5个预兆,你必须注意 23个可以美白皮肤的食物推荐 10种食物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的皮肤 嘴唇干裂在家里治疗的办法

大多数情况下,裂开的嘴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愈合。在愈合的过程中,最好避免舔嘴唇或剔嘴唇。

人们也可以尝试家庭疗法来加速愈合,包括:

盐水

盐水可以帮助伤口愈合时保持清洁。向一小杯温水中加入一汤匙盐。将棉签或棉球浸泡在液体中,然后放在裂开的嘴唇上。

这样做可能会有点刺痛,因为解决方案击中开放的伤口,但疼痛应该消失后几分钟。

小苏打

小苏打膏药也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或肿胀等症状。要制作这种消炎的混合物,将一汤匙小苏打和足够的水混合成糊状——通常大约一茶匙。

把这个膏体涂在嘴唇上。静置几分钟,然后用冷水冲洗。如有必要,每隔几小时重复这一过程。

冰敷法

用布包裹的冰袋敷在患处,可以麻痹疼痛,减轻肿胀,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每次只敷10-15分钟。

预防

一个人可以采取的一些步骤来促进愈合,也可以帮助防止未来分裂的嘴唇。这些步骤包括:

避免舔舐敏感的嘴唇 在户外,尤其是寒冷的天气,要戴上口罩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柑橘类或辛辣食物 多喝水 感染

一些裂了的嘴唇会导致感染,用简单的家庭疗法可能无法治愈。

医生可以推荐含有抗菌成分的药膏或保湿霜,以帮助杀死细菌,并在伤口愈合时保护伤口。

什么时候看医生

如果破裂是由于受伤,它可能有比较大的伤口,需要治疗,如缝针。

如果裂唇导致出血复发或难以控制,或有感染的迹象,如肿胀、红肿、渗出脓液和炎症,也应该去看医生。

总结

唇裂是一种常见的但有潜在麻烦的损伤。伤口可能很小,但需要时间才能愈合,因为人们通常每天都会频繁地活动嘴唇和嘴巴。

在大多数情况下,裂唇通常会对家庭疗法有良好的反应。持续出血或有感染迹象的人应该去看医生。

引用文献:

Federico, J. R., et al. (2019). Angular cheilitis.

ncbi.nlm.nih.gov/books/NBK536929/ Gossman, W., et al. (2019). Cheilitis.

ncbi.nlm.nih.gov/books/NBK470592/ Oakley, A. (2010). Angular cheilitis.

dermnetnz.org/topics/angular-cheilitis/ Sheetal, A., et al. (2013). Malnutrition and its oral outcome — a review.

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76783/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