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博客|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_黄连素片副作用禁忌……
123456789
黄连素片主治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口渴,疔毒痈肿,目赤牙痛,心火力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等。本品可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本文介绍了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黄连素片的副作用禁忌。
本文目录
什么是黄连素片 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素片的用途 黄连素片副作用禁忌
什么是黄连素片
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有一些副作用,不适宜长期服用。
【药品类型】 消化系统
【中文名】 黄连素片
【产品英文名】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药品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包衣后显黄色
【药品成分】 本品每片含盐酸小檗碱0.1克,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 色素(柠檬黄)、糖粉、滑石粉。
【产品规格】 0.1g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3次;
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片) 次数
1-3 10-15 0.5-1
4-6 16-21 1-1.5 一日3次
7-9 22-27 1.5-2
10-12 28-32 2-2.5
注意事项
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素在临床中一直作为非处方药用于治疗腹泻,但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显着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
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着的抑菌作用。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用中医学解释,此类药物性凉,能清除邪热或虚热,清除有害毒物,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手中的一味清热解毒良药。通常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三次。
黄连素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包括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本品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作用,而能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减轻。近来还发现本品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连素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止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抗菌范围很广,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因此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
而随着药理学的深入研究,经临床实践,黄连素被发现了更多的用途。
降血糖
据研究,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实现:一是抑制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产生降血糖效果;二是拮抗升血糖激素,促进胰腺B细胞的再生,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三是通过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
调节血脂
大量研究证实,黄连素是一种新的调脂药,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其作用机制是上调其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减少肝脏中中性脂肪含量;另外,黄连素还可以直接抑制肝脏细胞内脂质的喝醋,减少肝脏中脂质的储存。
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最后的并发症,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者。黄连素可通过增加心肌供氧量,减少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黄连素后,能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抗肿瘤
大量研究表明,黄连素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可参与肺癌、肝癌、结肠癌、食管癌、脑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抗肿瘤过程。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调节自噬
黄连素能通过调节自噬,减少脑胶质瘤细胞的糖酵解能力,影响细胞能量摄取和物质代谢,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增值,并导致细胞凋亡。
逆转耐药
黄连素对多种化疗药物均能起到逆转耐药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内药物活性,逆转耐药系数。有研究表明,烷基化黄连素可作为线粒体靶向配体,使阿霉素的吸收增强15倍。
清除、抑制自由基
在病理条件下,自由基会损伤正常组织及细胞,从而诱发疾病,如肿瘤。黄连素可以通过抗氧化阻止恶性肿瘤的发生,随着黄连素浓度的逐渐升高,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除此之外,黄莲还有其它很多作用:
1、黄连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临床观察显示,接受黄连素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口服黄连素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下降20%~28%。
同时黄连素比“他汀类”药物便宜几十倍,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发现,对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可以说黄连素是“他汀类”药物的理想补充。
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2、黄连素具有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次0.4克,服1~3个月后,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3、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也很好
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这是由于黄连素中的小蘖碱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
4、黄连素可改善心律失常
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
科研成果显示: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从而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黄连素对于治疗频发的房性、室性早搏也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用法是:成人每次口服0.4克(0.1克/片),1日服4次,显效后继续服用5日,随后可减成维持量,即每次口服0.2~0.3克,每日服3次,一般4~6周为一个疗程。
5、黄连素可以抗心力衰竭
当心脏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全部送入动脉时,就会造成血液淤滞,心排血量降低,难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可在餐前服用盐酸小檗碱来治疗,每次0.4~0.6克,一天三次。一般1~5天见效,总有效率为71%。但急症、重症病人仍需送医院诊治。
6、黄连素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效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控制,约有半数可诱发脑栓塞而致生命危险。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及转归与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关,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早已成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黄连素如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并且作用更为广泛,由于黄连素药源广,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因而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具体用法:每日0.9克,分三次口服,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
7、黄连素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黄连素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食道炎等疾病的人经常服用,既有治疗作用,又可防治发生癌变。
8、黄连素的抗菌能力颇强
体外试验表明它的抗菌谱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 ( 消化食品 )系统感染,如急性胃肠炎 、痢疾等。
9、黄连素可治疗褥疮
黄连素加盐酸环丙沙星配方治疗褥疮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取材方便。
具体用法为:先将非糖衣黄连素研成粉末,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调成软膏状,创面周围皮肤常规消毒,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拭干,然后外敷配方药物(每平方厘米创面黄连素0.1 g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0.5ml)于创面,每日2~3次,7天为一个疗程。
黄连素片的用途
黄连素,又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但随着现代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黄连素不仅可用于消化道的细菌感染,对以下几种疾病也有着不错的疗效。
1.2型糖尿病:黄连素具有降低胰高血糖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促进胰岛日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治疗37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方式控制的基础上,予以黄连素片0.4g/次,3次/日,一个疗程为14天,连用 2 个疗程。
显效列数15例,显效率为 40.5%,有效例数20例,有效率为 54.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2):711)
2.心律失常:黄连素能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心室和心房的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黄连素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广谱低毒的抗心律失常药。
应用黄连素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方法:每次0.4-0.5克,每天4次次口服。结果平均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30例,其中20例早搏消失。(实用内科杂志,1985,5(11):587)
3.高血压:黄连素能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使血管扩张,应用黄连素治疗高血压病53例,其中Ⅰ期31例,Ⅱ期22例。方法:口服黄连素0.4g-0.6g,每天3-4次,4周为1疗程,结果用药后3-5天血压开始下降,6-9天达到最低值。平均收缩压下降3.6士1.9kPa,舒张压下降2.2士1.3kPa.降压总有效率达69.8%。(临床荟萃,1990,5(20):454)
4.脑缺血和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控制,约有半数可诱发脑栓塞而致生命危险。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及转归与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关,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早已成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黄连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增高患者160例,每日给黄连素1.2克,分4次口服,治疗4周,有效率达95%,与联用潘生丁、阿斯匹林的21例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副作用较小。(临床荟萃,1990,5(20):454)
5.充血性心力衰竭:黄连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应用黄连素治疗心力衰竭28例,其中心功能Ⅳ级19例,Ⅲ级7例,Ⅱ级2例。
方法:口服黄连素0.4克,每天3次,3例在服药后第4天因疗效不著加至0.6克,4例加用利尿剂,另3例因病情危重合用强心和(或)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结果28例中显效9例(32.1%),有效11例(39.3%),总有效率为71.4%。(临床荟萃,1993,8(17-18):859)
黄连素片副作用禁忌
黄连素片副作用禁忌包括:
1、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2、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吸收不够;
3、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B族,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4、黄连素具有一定的固涩止泻作用,有的人在服用黄连素之后腹泻可能是止住了,但继之又发生了便秘;
5、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剧腹泻、腹痛;
6、大量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jiankangblog.com
文章来源:健康博客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